中國淨土宗早期原是稱為「蓮宗」,東晉慧遠大師於廬山結社念佛,創立蓮社,因此稱為「蓮宗」。後傳入日本,日本形成「淨土宗」。近代中國佛教亦多稱為「淨土宗」。中國淨土宗之祖師由後人尊封,因有歷史、地理、教派等種種因素,使得中國淨土宗祖師確立分歧,目前確立於中國佛教界的十三祖是初祖廬山慧遠(334-416)、二祖光明善導(613 〔618?〕-681)、三祖般舟承遠(712-802)、四祖竹林法照(生卒年不詳)、五祖烏龍少康(?-805)、六祖永明延壽(904-975)、 七祖昭慶省常(959-1020)、八祖 雲棲袾宏(1532-1612)、九祖靈峰智旭(1599-1655)、十祖普仁行策(1626-1682)、十一祖梵天省庵(1686-1734)、十 二祖資福徹悟(1740-1810)、十三祖靈巖印光(1861-1940)。此十三祖說亦出版為《蓮宗十三祖傳略》廣傳於中國、香港、台灣。但歷代立祖過程及立祖之說仍存在諸多疑點。 在宋朝之後立祖之說各派分歧,其中宗賾較不穩固,時被列入,時被排除。但最為後人所探討疑論的,即是曇鸞、道綽何以未被列入。而清末楊仁山的〈十宗略說〉可能因接觸較多失佚淨土文獻,遂將曇鸞、道綽列入祖位。 1. 最早提出立祖的是南宋(1127-1279)石芝宗曉(1151-1214),他在《樂邦文類》中以廬山慧遠為始祖,善導、法照、少康、省常及宗賾等五人繼之,共立六祖。 2. 宋朝志磬大師(1269年)在《佛祖統紀》中改立慧遠、善導、承遠、法照、少康、延壽、省常等為蓮宗七祖。 3. 明代(1638-1644)庵蘧大佑(1334-1407)的《淨土指歸集》列有八祖。 4. 正寂(生卒年不詳)的《淨土生無生論註》列有八祖。 5. 與正寂同時的沙門受教(幽溪傳燈的法孫,生卒年不詳)在其所著《淨土生無生論親聞記》裏列有七祖。 6. 清代(1644-1911)瑞璋(生卒年不詳)所輯的《西舫彙征》列有九祖。 7. 清中葉悟開(?-1830)的《蓮宗九祖傳略》亦列有九祖,但不盡相同。 8. 清末楊仁山(1837-1911)的〈十宗略說〉列有六祖。 9. 近代印光大師的〈蓮宗十二祖讚頌〉列有十二祖。 10. 蘇州靈巖山寺刊行的《念誦儀規》列有十三祖,追尊印光。
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