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土論=無量壽經憂婆提舍 世親(梵文:वसुबन्दु Vasubandhu)亦譯天親,音譯婆藪槃豆、伐蘇畔度,佛教4世紀瑜伽行唯識學派論師,生於北印度健馱邏國富婁沙富羅城,在說一切有部中出家,為無著之弟。 世親之淨土思想見於其對《無量壽經》所作之註釋《無量壽經憂婆提舍》(亦名《淨土論》)。論中他提出「五念門」成就,即禮拜、讚歎、作願、觀察、迴向,得生安樂國土,見阿彌陀佛。 1. 一心歸命無礙光如來(=阿彌陀佛) 《無量壽經優波提舍》卷1: 「世尊我一心 歸命盡十方 無礙光如來 願生安樂國」 (CBETA, T26, no. 1524, p. 230, c17-18) 《無量壽經優波提舍》卷1: 「我作論說偈 願見彌陀佛 普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」 (CBETA, T26, no. 1524, p. 231, b5-6)
2. 五念門: 禮拜、讚歎、作願、觀察、迴向 《無量壽經優波提舍》卷1: 「論曰。此願偈明何義。觀安樂世界。見阿彌陀佛。願生彼國土故。云何觀。云何生信心。若善男子善女人。修五念門成就者。畢竟得生安樂國土。見彼阿彌陀佛。 何等五念門。 一者禮拜門。二者讚歎門。三者作願門。四者觀察門。五者迴向門。 云何禮拜。身業禮拜阿彌陀如來應正遍知。為生彼國意故。 云何讚歎。口業讚歎。稱彼如來名。如彼如來光明智相。如彼名義。欲如實修行相應故。 云何作願。心常作願。一心專念畢竟往生安樂國土。欲如實修行奢摩他故。 云何觀察。智慧觀察。正念觀彼。欲如實修行毘婆舍那故。彼觀察有三種。何等三種。一者觀察彼佛國土功德莊嚴。二者觀察阿彌陀佛功德莊嚴。三者觀察彼諸菩薩功德莊嚴。 云何迴向。不捨一切苦惱眾生。心常作願迴向為首成就大悲心故。」 (CBETA, T26, no. 1524, p. 231, b8-24) 《無量壽經優波提舍》卷1: 「菩薩巧方便迴向者。謂說禮拜等五種修行所集一切功德善根。不求自身住持之樂。欲拔一切眾生苦故。作願攝取一切眾生。共同生彼安樂佛國。是名菩薩巧方便迴向成就。 菩薩如是善知迴向成就。遠離三種菩提門相違法。何等三種: 一者依智慧門,不求自樂,遠離我心貪著自身故。 二者依慈悲門,拔一切眾生苦,遠離無安眾生心故。 三者依方便門,憐愍一切眾生心,遠離供養恭敬自身心故。 是名遠離三種菩提門相違法故。菩薩遠離如是三種菩提門相違法。得三種隨順菩提門法滿足故。何等三種: 一者無染清淨心。不以為自身求諸樂故。 二者安清淨心。以拔一切眾生苦故。 三者樂清淨心。以令一切眾生得大菩提故。 以攝取眾生生彼國土故。是名三種隨順菩提門法滿足應知。」 (CBETA, T26, no. 1524, p. 232, c5-22)
|
|